close

自從上禮拜開始看這本書以後就欲罷不能
雖然禮拜天晚上到禮拜五不能看
這禮拜回到家終於把他拼完了
整本書相當精采
以小說的方式講述貨幣和各國央行的起源一直到現代
歷史線來說從拿破崙戰爭到這次次貸危機
其中除了故事和陰謀外也包含了很多金融常識
作者文筆不錯即使不懂金融的人也可以藉由他的舉例體會到他要講的金融知識
比方說如何藉由通澎和通縮的過程壓榨人民的血汗錢
美國各個總統的政策如何影響金融業
黃金為何不再是通用貨幣而成為另一種特殊的商品
或是具體的描述國際銀行如何誘爆日本的泡沫經濟
還有所羅斯搞出來的亞洲金融風暴
整本書基本上是基於各大國際銀行家的陰謀論為主體在左以各種考證資料強化自己的論述
不過這麼偏激的寫法應該也會造成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的問題
但不可否認的事作者對於貨幣金本位和美元石油本位的論述基本上還是鼓勵儲蓄大於借貸

看到後來就開始想
金融其實是很有趣的東西
他可以將任何為來的東西量化商品化
以保險來說就是將風險量化商品化的一個最佳典範
國債就是量化未來的勞動生產力
那麼哪天會不會出現颱風選擇權或是颱風概念金融商品
小到玩單一颱風過境造成的各種商品市價波動的期貨
大到整個夏季的颱風相關期貨包裝成延伸性金融商品再以類似ODS的概念賣出
甚至各種延伸性金融商品
當你未來的所有行為都量化包裝成金融商品賣出去後你還剩什麼
應該問還有什麼不能被買賣的??
癌症假如有健保給付算是一種保險金融了
那麼哪天會不會哪天連不孕都可以買保險
會有保險人工受孕或試管或代理孕母一個胎兒給你呢??
藉由包裝各種風險不管是賣風險還是買風險對於未來的豪賭永遠都會是金融商品的最愛吧

而且看到一半也會開始想
各國央行利率都不一樣表示各國信貸利率也都不一樣
我在台灣貸款買房子
日本利率是低的眾所皆知
那我可不可以在日本信貸一筆錢再回還我買房子的錢
假如日本利率是0.3%台灣是2.8%的話我現套2.5%的利潤
假如一棟房子1000萬表示我每年每次房屋買賣都可以用這方法套利25萬
國際轉帳需要金管會認可的是100萬美金所以這樣還不用申報
表示每年可以至少套利75萬而不用申報??
有沒有財金法律相關的可以解答一下可不可行阿XD

回到正題
你知道美國國債鐘的數字直接關係到美元的價值和通貨膨脹或緊縮嗎
假如不知道美國國債和美元的關係的話建議一定要看看這本書
看完後搞不好日後的投資策略以及想法都會完全改觀

另外書中提到了一部電影是關於美國人民納稅的電影叫作"America.From.Freedom.to.Fascism"
美國:從自由到法西斯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美國人民要繳所得稅給各自的州政府
但又必須在繳所得稅給聯邦政府一次
而美國憲法並沒有任何條文規定人民必須繳交所得稅給聯邦政府
聯邦政府的個人所得稅在"ISA CODE"中是自願繳交的
這部電影就開始探討這問題
他得到的結論是就連最高法院都裁定第16修正案沒有新增任何收稅權
這結果延伸推論就是國稅局ISA強制徵收聯邦政府個人所得稅是違憲的
整部電影上半部基本上就是這樣
而下半部就開始探討美國的自由問題包含了個人ID植入晶片問題等
再討論到FED和IMF如何影響政策再討論民眾被媒體誤導等

但就聯邦所得稅的問題我覺得這真的還滿悲哀的
英國和美國的錢幣來源很有趣
以下論述來自貨幣戰爭這本書的歷史考證
從頭說起的話在金本位時代大家互相交易的錢幣沒有紙鈔
只有金幣和銀幣
但是金幣很重大家不喜歡帶在身上
家裡也沒太多空間存放
所以早期的銀行出現了
早期的銀行就是寄放金幣然後他給你一張"你寄放了300枚金幣在我這"的收據祐叫做銀行券的地方
後來人們懶的去銀行把金提出來再去做交易
於是以銀行的收據交易的情況開始普及
這些收據就是最早期的貨幣鈔票
而這概念延伸到了英國的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
這概念變成政府發行公債作為抵押給銀行
銀行給出銀行券變成市面流通的貨幣
但由於黃金的數量有限就目前世界上也僅只有14億噸的流通量
貨幣太少就會令交易不方便
比方說我哪知道你一支鵝可以換我多少檐米
一切還是換成貨幣後才比較好交易
於是開始有了借貸換貨幣的概念
政府的公債中央銀行買越多
央行就能發行同等面額的英鎊或美金
英國這樣的概念一路傳到美國就是現在的FED聯邦準備委員會
而且更有趣的是從英格蘭銀行到聯邦準備委員會竟然都是私有銀行
這太酷了這些銀行不用作任何事每天就等著國債的利率幫你生錢
更酷的事這件事可以持續到永遠
要知道一美元的國債就是一美元的貨幣流通量
每還一美元國債市面上就少一美元的流通量同等就銷毀了一美元
假如你把國債還清了
那這些美元將全部被銷毀
當世界上沒有美金流通了...這真的是金融浩劫阿
而黃金對等值美金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所以最後英國和美國政府都關閉黃金兌換窗口
英國甚至有一段時間私人庸有黃金是犯法的
最後黃金和貨幣脫鉤變成普通商品或一般金融商品
現在的貨幣已經完全背離原本的概念了
以前是要儲蓄黃金才會有貨幣可以用
現在是舉債才會有貨幣可以用
這兩個概念天差地遠一個是使用已經傭有的
後者是預先消費未來的勞動成果
也難怪這次金融海嘯會有外國學者批評是因為中國存錢存太多造成的貨幣流通困難了
不過這種論點本身就是一個笑話
但不還清這些債務又因為利息生出更多小債務
這些小債務又讓央行發行更多美金
到了44兆美金的時候光每年的利息就等於聯邦的年收入
所以這些聯邦個人所得稅非克不可
沒人繳的話債務會直線上升到國家破產
那會有人問了既然債務同等於流通量
那麼為什麼國債鐘已經破表了還沒有造成超級通貨膨脹
錢變多了阿但物品產量還是只有那麼一些
這有很多原因
按照書中寫的原因
第一點:只有被央行買走的國債才能被轉換成同等値的貨幣
所以那些被中國和其他人買走的國債都不會變成流通貨幣
第二點:美國強迫中東石油國家石油以美元做會計結算
所以大家要用石油就必須買美元在去買石油
這造成美元需求量上升
所以美元匯率才沒有崩盤才沒有引發超級通貨膨脹
但普通膨脹其實相當明顯
美元購買力在短短的幾年就掉到原本的1/4不到
而更有趣的是大家到現在以為只有美國國債可以被央行發行成貨幣
但金融海嘯中兩大房地產美利房房地美這兩家公司發行的債券竟然也被"特許"央行買下後同樣可以發行等値美元
這可有趣了這兩家私人企業發行的債券竟然跟國債同等級
更有趣的是葛林斯潘同時降低利率讓大家盡全力壓身家的買房子
這說裡面沒有鬼...你相信嗎X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orcus74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