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言:

想拼效能極限的人再看吧...這篇一定落落長

之前已經寫過電腦效能極限的瓶頸主要是在硬碟的原因和討論了

這次直接從解決之道開始寫吧

正文:

http://www.hkepc.com/hwdb/iramdisk-gbt-1.htm

上面那個東西就是解決之道

記憶體的速度遠大於硬碟速度

目前我看到的文章只有SATA的介面

假如反應好我想SATA II的介面應該短期內會推出

實際做起來可以讓電腦的極限效能從硬碟的極限提升到SATA的極限

IC探討:

XILINX Spartan DSP:

這顆就是我專題用的晶片XD

的確如文章說的只有工程版的事用這顆

這顆我實際問過的報價單顆要900元台幣

當然大量的話價格也是降很快

上次微希的技術經理說能壓到500到300NT

當然量產的話還是下ASIC比較實在

不過要衝到SATA的150MHz的話這價位應該是可以接受的

連接SATA的JMicron JM20330:

這顆我之前也有稍微看過

之前再做UNIX的時候有些功能希望利用SATA一對一的特性所以跑去找IDE轉SATA的轉接版

結果一張要650

買回來後撕開標籤看到TI...

我就把他拿去退貨了

現在還在要SAMPLE的過程中XD

以DATASHEET的介紹來看

這顆晶片主要的用途是串並列傳輸的轉換

IDE的介面實際上的名稱是PATA

而現在比較快的介面叫SATA

差別就是P-parallel(並列) S-serial(串列)

但在傳統的想法中並列應該要比串列快阿(兩條水管應該比一條水管流量大)

在實際電路上很多條線在同時變化時會對地線造成相當的影響

比如說一個人在你旁邊跳你可能不會感覺到地板震動

但32個人同時跳你就一定會感受到地板在動了(32位元)

這就是接地彈跳雜訊(ground bounce)簡稱EMI或SSN(不知道啥的縮寫)

在高頻的線路中並列傳輸對地線的影響會累加甚至共鳴

這個現象會導致整個系統崩潰

所以在近期的設計中高頻系統都會使用這個IC或是整合這個IC將傳輸方式改為串列

反正SAMPLE要到就省了650了XD

整體系統:

目前還不知道為什麼要PCI的介面,可能是要給電吧

根據規格來看不會因為插了比較好的記憶體效果就比較好

不管參數和時脈多好的RAM都會以

83.7MHz即DDR167.4.的時脈運作

週期參數在同時脈一定要統一才能跑不然會有相容性的問題

而在RAID的系統中更明顯

RAID基本上是一種備份系統

當你用兩顆80G的硬碟做了RAID以後你在XP中只會看到一個80G的硬碟

原因是另外一顆拿去做備份用了

存取時一筆資料會同時被寫入兩顆硬碟

刪除時兩顆硬碟的這筆資料都會被刪除

當有一顆硬碟掛點時另外一顆硬碟還可以保留最新的進度

我沒啥錢我都會用BAT的檔做備份以防突然壞軌欲哭無淚

但這樣做超耗時的

回到正題

一個指令同時對兩個硬體做動作

在一般的系統中速度會變更慢

但RAMDISK讓速度瓶頸變成SATA的傳輸極限

可以有效的避開這個問題

順帶一題目前最好的備份方式是RAID 5

中間的1234都是過渡的東西

RAID 5是一種相互備份的備份方式RAID 5

能夠讓使用者有最大的硬碟空間

但要至少3顆硬碟XD

實際測試文章:

http://www.oc.com.tw/article/0509/readgoodarticle.asp?id=4467

用專門的測試軟體整台電腦的效能

巴掉WD800 13倍以上,不是針對硬碟的測試而是針對整台電腦的測試

RAID 0 更是巴掉16倍以上

以這個數據來看

這是最有效率的投資了

叫陳冠偉敗吧XD

看他換料換那麼兇對這個應該會有不小的興趣

整個做起來一顆4G的硬碟我算一算要14000到16000

但會做的人4G就足夠應付整個系統的需要了

整個做起來一顆4G的硬碟我算一算要14000到16000

但會做的人4G就足夠應付整個系統的需要了

因為其實硬碟不是什麼東西都會常常拿出來用的

另外不要以為沒有讀取存取就沒有硬碟作用

XP的預設工作模式把所有虛擬記憶體關掉還是會使用虛擬記憶體

並不是一般人想像的實體用不夠才會用虛擬的

這點我目前還不知道要怎麼克服

不過UNIX就完全沒這個問題

這就是UNIX比XP快的原因

不過這個問題也源自於設計理念和時代變遷...我想這也不能怪微軟X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cus74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